市、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开展文化交流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27 20:08:18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傅莹莹 |          浏览量:3070

5月25日,由汉寿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精心组织的市、县乡村振兴文化交流活动拉开序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市委巡视员、市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培明,市委巡视员、荣誉会长何广辉,副会长兼秘书长万常明,市委党校原校长、市诗词学会原会长、刘禹锡研究会主任曾祥永,安乡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韩霆以及汉寿县文旅广体局、文联、文化馆、作协、书协、音协、美协、老年书画诗词协会负责人。

大家首先来到友谊桥村,好一派新农村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该村以水稻种植、蔬菜秧苗培植、中华鳖、鱼虾养殖为主,村级集体年收入27万元,2021年获评“市级美丽乡村”。

小凡洲村位于沅水河畔,总人口4088人,耕地面积8000余亩,以粮、棉、油、稻鱼虾套养及水生蔬菜种植为主。有革命先烈陈刚、江福生红色教育基地,被誉为“滨湖鱼米水乡”,获得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授牌。这里处处彰显浓郁的文化氛围,村部文化宣传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由100多名妇女组成的广场舞蹈队,在高音喇叭播放的村歌《魅力小凡洲》音乐声中,舞出美丽乡村的活力与憧憬。叶培明会长现场激情挥毫泼墨《繁荣文化》,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龚俊当场挥毫《沧浪明珠》,县老年书画诗词协会会长杨和平、县美协主席刘再权也都为该村献上了书法作品;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徐铁军为市协领导和部分村民画了漫像。

座谈会听取了小凡洲村党总支负责人所作的创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该村创建美丽乡村的主要做法包括:成立创建组织,营造创建氛围;落实村庄规划,推进“两改”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加強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党支部书记龚玉德等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小凡洲村乡村振兴的成绩。龚玉德表示,为振兴乡村文化,必须要塑形铸魂,号召文艺工作者走进乡村作奉献。叶培明会长说:“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就要振兴;小凡洲村拥有汉寿主打农产品甲鱼、玉臂藕,文化氛围浓厚,更是一块红色文化土地。这里舒适的生活条件、淳朴的文明新风、优美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童梓阐释了沧浪文化。屈原曾在沧港濯缨桥上留下了千古绝唱,沧浪文化深深打上屈原文化的烙印,是富有灵性的水乡文化,其内核是屈原的求索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湖湘文化的一脉。它也是近、现代汉寿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求索不止的精神结晶,成为龙阳儿女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沧浪文化根源在沧港,协会今后要经常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现场活动,送上书、画、影等精神食粮,找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贡献力量。

市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向小凡洲村和友谊桥村捐赠书籍300余册,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捐赠书籍200册。

全体人员瞻仰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的墓地,大家一致认为,杨幺倡导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政治主张,具有明显的湖湘文化色彩,值得后人缅怀。全体人员还在县烈士陵园举行了党日活动宣誓仪式。

来   源:汉寿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办
   
傅莹莹
   :周海燕
    
   

责编:傅莹莹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